哥伦布的船队已经出去寻找巴拿马了,但马林明白,巴拿马只是一个跳板,一个掌控南北美,以及通往华夏、倭国的跳板。

之所以选择走太平洋路线,是因为顺风。从印度洋去华夏,要绕道非洲东西海岸,然后又经过马六甲海峡,经过南海,才能抵达华夏。

这条道路,最大的问题,就是风向多变,要经过几个风带。风帆时代,行船不是走最短路线的,而是要寻找能把风力利用到最大化的路线。

走非洲沿海路线进入印度洋的话,先是从北纬3o度以北的盛行西风带,进入北纬3o度这个无风带,继续向南后,又进入北纬3o度到赤道的东北信风带。之后,又进入赤道到南纬3o度的东南信风带。到了非洲最南端的南非海域,又进入了盛行西风带……

到了非洲东海岸后,反过来再变化一遍……

总之,走这条路,总距离虽然不比走太平洋航线长,甚至还短一些,但风带变化太多,一会儿顺风,一会儿逆风,帆船走起来非常不顺。

马林记得,17世纪的时候,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,把从台湾收购到的丝绸、瓷器等运回国,使用先进的盖伦船,也需要长达1o个月的航行。

但是,走另一条航线,也就是西班牙人的“马尼拉大帆船贸易”航线,走太平洋路线,时间则要短很多。

这是因为,西班牙人充分地利用了太平洋上的信风。比如,从美洲出去亚洲菲律宾殖民地的时候,西班牙人的帆船,走的是北纬3o度到赤道间的东北信风带。而且,这个纬度的太平洋上,还有一个从东向西的洋流——北赤道暖流……

帆船走这条路线,相当于是顺风又顺水,度非常快。即使是性能比英荷的盖伦船要差一点的西班牙大帆船,从美洲西海岸到菲律宾,也只需3个月。

而从欧洲前往巴拿马的航行,使用盖伦船的话,只需一两个月。就是说,从欧洲娶华夏东南海岸,走太平洋那条“顺风顺水”的航线的话,总时间只需5个月的样子,比荷兰人要节省一半的时间。

至于回程,则基本差不多。马尼拉大帆船一般是从马尼拉出,沿着“黑潮”向东北方向航行。抵达北纬3o度以北的日本附近的海域后,则顺着这一区域的盛行西风,以及朝着东方偏北的方向的北太平洋暖流,一路向东。抵达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后,再沿着朝南流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南下,抵达墨西哥西岸,或者,干脆去巴拿马……

不过,这条航线虽然也顺风,但因为很绕路,先是要北上,然后又南下的,全航程总用时达到了6个月,是从东向西用时的两倍。这就是帆船时代顺风和不顺风的差距。

从巴拿马返回欧洲,也有点不顺风,估计得用到3个月。这样一来,总时间也会达到9个月左右,和荷兰人的非洲沿海航线用时都差不太多了。

当然,那是使用普通的盖伦船所花费的时间。要是换成飞剪船……

一个恐怖的数据突然出现在马林的脑海里——英国人用来运茶叶的飞剪船“卡蒂萨克号”(也叫短衬衫号),从广州出,绕道好望角,返回伦敦,全程只用了1oo天!

而一百天是多久呢?3个月零1o天,是荷兰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欧皇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品格小说只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上老牛并收藏欧皇崛起最新章节第2189章 动摇